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安寧莊東路18號光華創業園16號樓四層 電話:4008113950 ; 4008113680 后臺管理 CRM
技術支持:興旺寶明通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安全管理研究中心將企業安全文化限定性地定義為“企業安全管理所需要的一系列核心理念的組合”。研究中心應用安全科學、組織行為學、心理學、數學等學科的理論與方法,設計了Likert量表,開發了計算機管理系統,實現了企業安全文化在線測量和定量分析。
![]() |
![]() |
企業安全文化在線分析系統基于B/S架構設計,包括服務器端應用程序、客戶端硬件系統以及客戶端人機互動界面三個部分。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用戶能夠實時采集本企業安全文化狀態數據,自動進行數據統計、分析、繪圖、報告生成,還可以與國外安全業績最好、較差企業的安全文化狀態值進行比較,以便幫助用戶找到進一步提高安全文化水平的方向,逐步提高本企業的安全文化水平。此外,安全文化在線分析系統的另一大特色就是能夠動態給出全國樣本企業的安全文化平均值水平,供用戶企業應用。企業通過與全國安全文化平均水平比較,客觀的認識和定位自身的安全文化水平和所處的階段,為企業安全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思路。
量化提升安全文化,科學締造安全企業。企業通過測量—分析—比較—提高—再測量的循環可以持續改善其安全文化,最終幫助企業實現預防事故,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
自1980年以色列科學家祖哈(Zohar)在《應用心理學雜志》上發表《Safety Climate 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s: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Implications 》以來,人們對安全文化(其相關概念是安全氛圍。為符合國內習慣,我們通稱為安全文化)進行了不斷的研究和探索,研究其概念、設計其測量方法、探索其建設與提高水平的途徑和具體方法。特別是1986年起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以來,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安全文化對企業安全業績的重要性。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在1991年編寫的“75—INSAG—4”評審報告中,首次定義了“安全文化”的概念,隨后安全文化的概念被引進我國,我國的學術界和企業界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2008年,我國頒布了兩個安全文化建設方面的推薦性行業標準,《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導則》(AQ/T9004—2008)和《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評價準則》(AQ/T9005—2008),它們用于評價安全承諾、安全管理、安全培訓、安全信息、安全行為、安全業績等安全文化的內容。由于該標準評價的內容相當廣泛,我們可以將那些內容稱之為廣義安全文化。這些標準雖非完善,但卻是安全文化研究的進步。
進行上述修改的基本目的主要在于使企業易于理解,并且易于在測量過程中取得真實的安全文化量值。應用上述測量工具時,將企業員工分為管理層、班組長、專業人員和一線員工4個層面,按員工原始比例確定抽樣方案,抽樣形成被試樣本。對被試樣本測量所得結果的統計值就是企業安全文化水平的代表。這樣就得到了企業整體的安全文化測量值。當然,涉及測量工具時,組織心理學、普通心理學和數學知識的運用是保證測量結果客觀性的重要保證。
由于安全文化測量過程的統計工作量非常巨大,為能夠適時測量、快速統計,我研究中心研制了國內外第一套企業安全文化在線分析系統(Safety Culture Analysis Program,簡稱SCAP,2006年獲得國家專利,專利號:ZL200620001826.0)。該系統用手持專用鍵盤做為輸入設備,輸入的數據由數據接收器送入客戶端電腦,然后經互聯網傳輸至網上服務器。在服務器上借助于國外數據庫等工具進行分析比較,編制成安全文化測量結果報告,并返傳至數據處理中心、客戶端電腦輸出,再由顯示設備輸出或者打印輸出報告(圖2)。 |
附錄1:安全文化元素(理念)條目
|
||||||||||||||||||||||||||||||||||||||||||||||||||||||||||||||||||||
|